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2-03-14 浏览次数: 2313

       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问题,是胡锦涛同志在今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提出的需要重点研究讨论的六大问题之一。这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认真学习,反复思考,展开研究,找出对策。

一、在全党特别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对民主集中制深入的学习和教育,真正弄懂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

    民主集中制思想从1847年马克思提出至今达160多年。我们党成立之时,就把它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应当说88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运用它,发展它,完善它,成为我们党实行正确领导和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然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复杂、严峻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而其中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党内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不尽统一,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状况不尽理想。正如《决定》所指出那样:“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必须从正确认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的基本要求入手,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识和执行的自觉性。

     第一,要深刻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坚持以辩证唯物论对待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八大和改革开放期间,邓小平多次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必须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都告诉我们,只有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是正确的集中,相反,离开民主的集中只能是武断;只有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相反,离开集中的民主只能是盲动。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和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的保证。民主和集中两者都需要,缺一不可,否则,一事无成。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民主集中制载入国家宪法,从此,民主集中制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1月,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郑重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在党章和宪法中明白规定了的,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邓小平关于“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思想贯穿其中,并作出阐明。

     由此可见,民主集中制不仅仅是一项工作制度和工作作风,而且,它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要牢牢树立这样的观念,是否真正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党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同时更重要的是执行党章国法的大问题,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

     第三,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在主题报告中郑重地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江泽民说过:“民主集中制和党的政治路线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说来,什么时候政治路线正确,民主集中制贯彻也比较好;反过来,什么时候正确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党的路线和政策就较少出现偏差,即使出现了也易于纠正。”由此可见,民主集中制的健全是同能否正确执行好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紧密相连的。民主集中制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更是密不可分,民主是群众的民主,集中是在群众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执政为民,绝不能离开坚持民主集中制。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一致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过去长期使用的“发扬民主”一词,改为“发展民主”的提法,这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党的民主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充分体现我们党对广大党员民主权利、对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尊重和准确定位。十六大以后,逐步明确提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正确发展民主的思路,这是一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创举。从这个角度认识健全民主集中制更具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五,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在我们党内曾一度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思想混乱和错误认识。经过近十年来的实践,应当说,这两者不是对立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改革中,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民主集中制,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挥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执行党纪国法的基本要求,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群众路线的保证,是实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都具有“兴党之责”。

二、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重在落实

     《决定》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是围绕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内的集中统一五个方面展开的。涉及党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涉及党内关系,最终也涉及党群关系,很全面,也总结了近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成功可行的经验,提出了改进与加强某些薄弱环节的新举措。

     如何实现重在落实,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应以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发展党内民主为主题作一次系统的主题研究,联系实际,总结执行的成功经验,找出差距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进的方法。这个学习要领导班子内外结合。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比较深入的讨论,广泛征求意见。鼓励党员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来学习领悟民主集中制。在领导班子内部要开诚布公,特别解决好班长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班子软弱涣散,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状态,或者严重内耗,丧失领导,贻误工作。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既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又能善于集中群众意见,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富有工作效率、精干的指挥部,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火车头,又是群众的主心骨。

三、建议中央党校开设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历史经验专题课

     在中央党校开设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历史经验专题课,有助于党政干部对我党88年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矛盾认真研究和思考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新思路、新举措,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