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坚持和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对于解决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少数单位和系统特别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忽视和放松了这项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好民主生活会应有的作用。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形式化。主要是对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够,仅仅把民主生活会当作任务去完成,只注重程序和形式,不讲求质量和效果。二是情绪化。主要是民主生活会的组织者包括一把手和组织部门的同志有消极畏难情绪,领导班子成员在生活会上开展批评怕伤感情,会前征求意见时,有的同志不敢讲真话怕打击报复等等。三是简单化。主要是缺乏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生活会等同于一般会议,简化程序,降低标准,该把关的没有把关,该严肃的没有严肃起来,甚至有的用学习会和工作会代替生活会。
2、缺少制度保证,程序不够规范
没有严格的制度,没有规范的程序,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一些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之所以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会前组织学习不够,围绕主题安排的学习时间没有达到要求,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谈心谈话和发言准备不充分,会前班长和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的谈心谈话不够深入,没有交心,发言材料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认真准备,随意性较大。三是征求意见不够广泛深入,渠道不多,形式单一,没有严格按照“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要求去落实。四是查摆问题不够认真,自查问题不能实事求是,没有做到“真、实、像”,存在着谈理论学习多、谈理想信念少,谈工作多、谈思想少,谈努力方向多、谈具体整改措施少等方面的问题。五是开展相互批评不够严格规范,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只轻描淡写,有的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有的甚至用批评的方式表达表扬的意图。六是会后落实流于形式,全部精力用在会上,会后意见梳理、完善整改措施、通报有关情况等不够重视,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
3、核心作用发挥不足,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民主生活会的过程,是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以党规党法和党的各项准则为依据,采用民主的方法,通过自我检查、自我剖析、自我认知,通过群众提、上级点、同志帮,达到自我完善、增进团结的目的。期间,通过民主生活会这扇窗口,可以折射出一把手驾驭和把握大局的能力,可以全面了解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党性修养和素质,可以直观感受班子内部的民主空气和团结状况。因此,民主生活会反映的是能力和素质,靠的是能力和素质,最终提高的也是能力和素质。个别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不高,有的是因为一把手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力度不大,会中把握方向、调控火候的能力有限;有的是因为主要领导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表率和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好,不愿提醒,不敢较真,只求“一团和气”;有的是因为班子内部民主空气不浓,班子成员之间相互谈心沟通不够,不能真正做到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有关,都是影响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关键因素。
4、问题查摆流于形式,整改实效难以体现
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是一种形式,目的是要通过这种形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衡量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应主要看会后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看通过民主生活会,党内民主是否得到进一步发扬,领导班子建设是否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民主生活会的整改实效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一些单位所忽视,从而使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如有的单位班子成员的自我剖析没有认真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摆的问题如蜻蜓点水,三言两语,制定的整改措施泛泛而谈,空洞乏味,直接影响了会后的有效整改;有的单位民主生活会虎头蛇尾,会前、会中热热闹闹,会后整改鸦雀无声,没有严肃认真地落实有关规定,没有形成会前、会中、会后三个时期工作的完整过程,直接影响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
二、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第一、进一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进行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懂得:民主生活会不同于党内的一般会议,要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最好方式,也是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提高各级党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整改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使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第二,充分发挥一把手的关键作用。一把手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会前多同班子成员沟通交流,掌握思想动态;会中善于把握方向,适时调控火候;会后认真抓好整改,带头抓好落实,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大家,在班子内部营造畅所欲言、合作共事的民主氛围。对民主生活会的内容、程序等各项工作,一把手要坚持带头抓,亲自部署、精心安排:带头学,不折不扣地学好必读篇目,争做学习型领导;带头讲,率先发言,积极主动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听,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带头帮,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帮助他人改正缺点和错误;带头改,既要抓好自身的整改,又要抓好班子的整改。
第三,着力营造有利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氛围。首先,要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班子成员之间以事业为重,以原则为先,以感情为基,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次,自我批评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护短、不遮掩、不怕丑、不怕痛。相互批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不乱扣帽子,不无限上纲,不打击报复。这样,大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思想上才能共振,感情上才能共鸣,行动上才能共进,真正把领导班子建设成民主、团结、求实、高效的战斗集体。
第四,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运行机制。一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要抓紧建立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考核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要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与效果。要把民主生活会情况纳入干部考察和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要依据。二要完善监督指导制度。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上级党组织应加强对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不仅要派人参加,而且要贯穿始终,要做到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情况及时掌握,特别是发现会议偏离主题、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态度不端正等现象,要及时纠正。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质量作为考察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对下级组织生活会情况要及时通报,对好的要进行表扬和经验总结,对差的要责令其重新召开,有严重问题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