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  行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  
肖繁花老师事迹介绍

事迹介绍

       肖繁花老师,2009年11月调任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担任《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讲老师。她对待教学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表现出以学校为家、以学生为本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不忘努力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做到教书育人。
     《有机化学》是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每年的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学生学得没兴趣、老师教得没信心。针对这一现象,她仔细研究分析学生这一重要的主观因素,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发现要让学生对课程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感兴趣。为此,她经常与学生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通过这些活动与学生交朋友。虽然每次教学班学生人数很多,她努力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利用课前、课后有限的时间多与学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她可以叫出大部分同学的名字,学生们更是亲切地称她为“花花”老师。
       当然要让学生对课程有兴趣,更重要的还是要从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多下功夫。针对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繁杂、难懂难记、较为枯燥的特点,肖老师精心挑选讲课内容,认真制作每一次讲课的电子文稿。在讲清楚专业知识点的同时,经常穿插一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有机化学家的励志故事,使学生在记住化学家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相应的有机人名反应,也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乐趣和许多做人的道理。此外她还将授课内容与自己的科研、实际生产过程和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使单一的有机反应变得更加充实,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工程意识;将枯燥的有机物结构与生活中相关的热点问题如“三聚氰胺”、“面粉增白剂”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肖老师则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她因势利导,介绍学生参阅更多、更专业的书籍,鼓励和激发他们深入研究学问的创新意识。在大学生科创活动中,有很多学生要求她担任科创项目的指导老师。对于基础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经常利用周末和晚间休息时间为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对每一个学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一遍不懂,讲两遍,两遍不懂,讲三遍,……,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她所在的答疑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的。她所担任的教学班的有机化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有人说过: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她深知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她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更加明确学生是自己工作之本。她把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无私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三尺讲台,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